想要知道高中一年级物理常识的小伙伴,快点来瞧瞧吧!下面由智学网我们为你精心筹备了“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一要点总结”,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得更多的资讯!
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一要点
1、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地方发生变化,如此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质:常见性,永恒性,多样性。
3、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假如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视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觉得物体的水平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4、时间与时刻: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路程和位移: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可以完全确定物体地方的变化,是标量。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2、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物体仅在中立有哪些用途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办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竞价。
3、研究物体间的相互用途:探究弹力
1、产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弹力有哪些用途线一直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
4、牛顿2、定律
1、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水平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
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水平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国际单位制中k=1。
4、当物体从某种特点到另一种特点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况叫做临界状况。
5、极限剖析法(预测和处置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6、牛顿2、定律特质:
(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
(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是什么原因。
(3)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2、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用途原理:不一样方向的合力产生不一样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他们影响。
(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拓展阅读:高中一年级物理学习技巧有什么
1、熟练记忆物理规律、概念、公式等。
不少同学有一种误解,觉得理科常识以理解为主,根本无需记忆。理科常识以理解为主,这一点正确。但是无需记忆就不对了。同学们牢记这句话:背过公式不肯定会做题,但背不过公式肯定不会做题。
2、学会物理学科特有些思维方法。
中学的物理规律并不多,但是物理现象和过程却千变万化。只学会了基本定义和规律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假设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独立用途原理与合成原理等等。
3、肯定把老师补充的常识学好。
老师补充的常识课本没,所以有同学觉得老师补充的常识无关紧要,可学可不学。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譬如,高中一年级上学期老师一定给同学们补充一个要点:力的正交分解法。这个常识高中教程中没,但是高考考试里面的规范答案都是正交分解法来分析。所以,老师补充的内容必须要认真做好笔记,不懂的必须要搞了解。
4、做好笔记,打造好改错本。
做笔记同学们刚开始都能做到,但是不规范。笔记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不要综合笔记本,每科一个笔记本;不要让记笔记耽误你的听讲;下节课上课之前必须要浏览一遍笔记本。改错本就是把平常的错题改正的本子,应该注意:把原题抄下来;不看老师答案看自己能否做出来;简要写出错误缘由和解题的思路。
高考考试物理主观题如何拿高分
1、简单文字说明与方程式相结合。
有些考生解题是从头到尾只有方程,没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中用的符号表示不清;有些考生则相反,文字表达太长,像写作文,重要方程没列出,既耽误时间,又占据了答题的空间。
以上两种情形都会致使丢分,所以在答题时倡导简单文字表达,重要处的说明配图示和物理方程式。
2、尽可能用常规办法,用通用符号。
有的考生解题时不从常规办法入手,而是为贪图容易、便借助一些特殊奇怪的办法,虽然是正确的,但阅卷老师短期不容易了解。同样,用一些不常见的符号来表达一些特别的物理量,阅卷老师也会会看错。
这是由于阅卷现场老师的工作量非常重,天天阅卷2500多份,平均每看一道考试题目的时间不过几秒钟,如何有空闲去琢磨你的“奇怪”的符号呢?
3、分步列式,不要用综合或连等式。
考生都了解:高考考试评分标准是分步骤给分的,写出每个过程对应的方程式,只须说明、表达正确都可以得相应的分数;有的学生喜欢写出一个综合式,或是连等式,而评分原则是“综合式找错”,即只须发现综合式中有一处错,全部过程都不可以得分。
所以对于不会解的题,分步列式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过程分,增加得分机会。
4、对复杂的数值计算题,最后结果要先解出符号表达,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最后结果的表达式占有肯定的分值,结果表达式正确而计算过程出错,只能丢掉极少的分。若没结果表达式又出现计算错误,失分机会非常大。
5、在解题时,必须要运用物理量单位符号来规范解题。
解答物理题目时,必须要使用课本规定的物理符号来表示,用到的其他符号,如:化学元素符号、数学符号等,一般使用它们在化学、数学等学科中原有些通用形式。